?株洲網(wǎng)訊?(株洲日報記者?鄧亞斌)?“跟平時一樣的用電,更換電表前,兩個月只用電408千瓦時,可更換電表后,1個月竟用電594千瓦時,這也太夸張了吧。”近日,有市民來電反映,電業(yè)局換智能電表后,家里的用電量陡增。
????家住天元區(qū)尚格名城二期的周女士稱,去年11月、12月的總電費才239.9元,今年元月的電費卻高達349.27元,用電量從兩個月的408千瓦時狂飆到1個月的594千瓦時。
????據(jù)她介紹,這3個月,她的生活習慣一點沒變,“每天白天上班,晚上6時才回家,晚上10時左右就睡覺了”,周女士說,家里最耗電的電器就一個功率800瓦的電熱爐和一個功率1500瓦的電熱水器,“但也用不了這么多電啊。”
????周女士覺得稀奇,就專門找人做了一次測試。她像平時一樣生活、一樣用電,一天下來,只用電約8千瓦時。“就算一天用10千瓦時電,周末多用10千瓦時電,一個月最多也就400千瓦時,不可能出現(xiàn)600千瓦時。”
????住在同一棟樓的張女士也對新?lián)Q的電表提出質(zhì)疑。張女士的用電情況跟周女士差不多,但她開電熱爐的時間更少。“去年8月、9月、10月,總共才交了200元電費,但今年1月份卻交了190多元。”張女士說:“家里電視都沒有,電熱水器也是晚上下班回來后才開。”
????住在他們同一棟樓的其他居民也反映,自從更換新智能電表后,家里每月的電費增加了80元到100元。
????上周,周女士讓電業(yè)局工作人員對新電表進行校對。“沒想到,當我問工作人員怎么用電會這么高時,他卻說,這還不算什么,樓上一個老太太一個人住在家里,一天用電50千瓦時。”周女士說。
????城西供電局辦公室負責人說,為了能遠程查表,減少抄表的工作量,置換智能電表是省電力公司的統(tǒng)一要求,新的智能表通過了認證機構(gòu)的認證,質(zhì)量沒問題,“計量準確度和靈敏度比以前的機械電表更高”。
????他還稱,冬季氣溫低,燒開同樣的水比平時更耗電,用電量增加在所難免。另外,他表示抄表時計量的時段不一樣,也可能造成電費虛高。
????他表示,新智能電表不準的幾率很小,但不排除安裝電表時,工作人員出現(xiàn)接線錯誤,“如果居民對新電表有疑問,可以聯(lián)系電業(yè)局的技術(shù)人員進行校表。”?
????家住天元區(qū)尚格名城二期的周女士稱,去年11月、12月的總電費才239.9元,今年元月的電費卻高達349.27元,用電量從兩個月的408千瓦時狂飆到1個月的594千瓦時。
????據(jù)她介紹,這3個月,她的生活習慣一點沒變,“每天白天上班,晚上6時才回家,晚上10時左右就睡覺了”,周女士說,家里最耗電的電器就一個功率800瓦的電熱爐和一個功率1500瓦的電熱水器,“但也用不了這么多電啊。”
????周女士覺得稀奇,就專門找人做了一次測試。她像平時一樣生活、一樣用電,一天下來,只用電約8千瓦時。“就算一天用10千瓦時電,周末多用10千瓦時電,一個月最多也就400千瓦時,不可能出現(xiàn)600千瓦時。”
????住在同一棟樓的張女士也對新?lián)Q的電表提出質(zhì)疑。張女士的用電情況跟周女士差不多,但她開電熱爐的時間更少。“去年8月、9月、10月,總共才交了200元電費,但今年1月份卻交了190多元。”張女士說:“家里電視都沒有,電熱水器也是晚上下班回來后才開。”
????住在他們同一棟樓的其他居民也反映,自從更換新智能電表后,家里每月的電費增加了80元到100元。
????上周,周女士讓電業(yè)局工作人員對新電表進行校對。“沒想到,當我問工作人員怎么用電會這么高時,他卻說,這還不算什么,樓上一個老太太一個人住在家里,一天用電50千瓦時。”周女士說。
????城西供電局辦公室負責人說,為了能遠程查表,減少抄表的工作量,置換智能電表是省電力公司的統(tǒng)一要求,新的智能表通過了認證機構(gòu)的認證,質(zhì)量沒問題,“計量準確度和靈敏度比以前的機械電表更高”。
????他還稱,冬季氣溫低,燒開同樣的水比平時更耗電,用電量增加在所難免。另外,他表示抄表時計量的時段不一樣,也可能造成電費虛高。
????他表示,新智能電表不準的幾率很小,但不排除安裝電表時,工作人員出現(xiàn)接線錯誤,“如果居民對新電表有疑問,可以聯(lián)系電業(yè)局的技術(shù)人員進行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