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10月28日訊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計量在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障高品質生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初步建成,部分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培育計量科技創新基地、先進測量實驗室等計量創新平臺5個以上,新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0個以上,引導發展100家左右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傳感器、儀器儀表生產企業,新建、升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600項以上,研制標準物質1000項以上,引導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5000家以上。到2035年,我省計量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全面建成,關鍵領域計量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賈峰介紹,結合我省實際,《實施意見》從計量科技創新、計量技術應用、計量能力建設、計量法制管理等4個方面明確了重點任務:加強計量技術研究;強化計量應用支撐,重點圍繞先進制造業、大眾健康與安全等八大領域推進計量技術應用;加強計量能力建設;強化計量監督管理。
為進一步支持計量技術研究,我省將持續加強計量科技創新。省科技廳基礎研究處處長王鐘偉介紹,在落實《實施意見》過程中,將強化計量領域創新創業共同體、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建設,支持計量基礎研究,重點強化前瞻性、先導性關鍵技術攻關,助力產業基礎能力提升,助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近年來,我省聚焦碳纖維、高速列車、內燃機等關鍵行業、重點領域“卡脖子”核心計量技術,已建設16個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全省43個重點產業鏈的覆蓋率達37%。省市場監管局計量處處長趙風勇介紹,目前我省充分發揮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公益性作用,啟動前瞻性計量測試技術研究81項,開展測量裝備研制及方法研究100項,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74項。
今年,省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在泰安市正式成立。泰安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劉民介紹,下一步將從爭創國家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著手制定全域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規劃、謀劃建設“產業計量小鎮”三方面入手,做大產業規模,做強產業鏈,更好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