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集團從集團到分公司員工薪資下調近三成,電企首次因虧損降薪;
華能、大唐壓縮營運開支
“從年初起,工資單上的數字就節節下滑,與CPI漲幅成反比。”一位電力公司的員工向記者抱怨。日,國電集團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士證實,由于電廠經營虧損,國電集團從集團到分公司一線員工都下調了薪水,幅度略低于30%,其中領導的降薪幅度,尤其是虧損火電廠領導的降薪幅度要遠高于普通一線員工。
除了國電明確提出全員降薪之外,五大電力集團之首的華能集團也公開宣布今年“辦公費用、工資性支出和差旅費用等一律比預算減少5%”,但相關人士并未透露具體降薪的幅度,并表示“企業情況不同”。這也是電力企業首次因經營虧損問題下調員工工資。
國電降薪幅度近30%
昨日有消息稱,“6月19日,集團高層親赴分公司,稱因集團虧損嚴重,所有國電集團員工工資下調,平均幅度約30%。”國電集團相關負責人士告訴記者,其實降薪幅度比30%略微低一些,由于各電廠情況不同,下調幅度也不一樣,“下調薪水的主要是經營虧損的電廠,而并非所有電廠。一些微利的電廠如果再去降薪是很不合適的?!彼€表示,降薪政策并不涉及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員工薪水由公司股東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定。
昨日國電集團公司副總會計師陳斌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電集團77個火電廠當中已有71.4%虧損,13%左右是微利,就是基本上持平,還有13%左右有一點盈利,而且這個71.4%虧損面還在不斷增加。而昨日國電集團一位高層也透露,旗下很多火電廠由于煤價高企將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險境。
上述國電集團人士表示,外界對于電力企業薪水高一直存在誤解,認為發電企業與電網都是高收入,“其實我們一些地方電源電廠一些員工的工資與當地企業是基本持平的?!?
多家電企縮減營運開支
上述國電集團人士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燃煤成本占到了電廠成本的70%以上,再除去10%的稅費,其他人力、設備等成本占到20%,而由于電廠投資巨大,這20%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設備的投入,人力成本所占的比例相當少。“一個百萬裝機容量的電廠按照200人規模計算,即使一個月每人減薪2000元,一個月節省下來40萬,按照每噸煤600元的價錢計算,只能買600多噸煤,這僅是該電廠一天耗煤1.5萬噸的一個零頭。”
記者昨日了解到,目前電力集團的虧損情況相仿,面對罕見的集團性虧損,各電力集團都展開了相應的“扭虧增效”運動,并開始大幅縮減營運開支。
華能集團一位人士表示,今年5月底,當時仍在任的華能集團總經理李小鵬召開黨組會議,要求“壓縮出國團組、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停止購置車輛,嚴格控制會議經費,停止系統內一切跨地區會議,盡量采用視頻會議形式”等。
大唐集團相關負責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前五月出現了集團性虧損,目前集團的經營性開支至少減少了10%以上,并且取消了很多會議。
盡管目前僅有國電集團和華能表示要降薪,其他電力集團仍未有明確通知,但各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士均表示,電力集團的情況大同小異,目前虧損面基本都已達到80%,如果未來宣布降薪并不會意外。
虧損油企尚無調薪計劃
電力企業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是近年來電力企業的第二次降薪,但因為經營虧損降薪還是第一次。2006年,電力企業員工曾有過一次全員下調薪水,幅度達到了20%-30%。
昨日國資委一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國資委控制的是央企工資的總額,電力企業也需要每年向國資委申報工資總額。對于電力企業的降薪,他認為這是企業自身降成本增效益的做法。近年來各地國資委相繼出臺了壟斷企業的工資漲幅控制,如山東要求壟斷企業職工工資漲幅不得超過11%,南京要求電力、房產、金融等行業職工工資最高漲幅不得超過18%。
而據記者了解,今年煉油虧損的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受地震和雪災影響損失嚴重的國家電網目前還沒有降薪的消息。(新京報記者 鐘晶晶)
相關消息:
6月19日發改委宣布,從7月1日起,全國平均銷售電價每千瓦時上漲2.5分,同時要求生產企業的煤炭出礦價(車板價)均以2008年6月19日或此前最近一次實際結算價格為最高限價。記者昨日采訪電力企業和相關專家表示,限價措施目前還未發揮作用,希望能盡快上調上網電價。
昨日華電煤業集團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限價政策剛出臺幾天仍需落實,“目前我們的業務還沒有什么反應”。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永干表示,按照以往經驗,國家發改委很可能于月底出臺對各地上網電價調整的總體要求,各地經過測算,得出當地上網電價的具體上調幅度再上報發改委。
關于煤炭限價政策,業內人士表示,執行情況還有待觀察,并且運銷等中間流通環節費用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未來電力企業仍要承擔較高的煤炭價格。昨日,煤炭中轉地秦皇島山西大同優混煤(6000大卡/千克)平倉價又上漲50元,最高價達到930元/噸,連續第七周創出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