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冬天,對絳縣明邁特有限公司來說多了一些春意。
“我們今年進行了擴建,生產能力比以前翻了一番。”該公司用電負責人陶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是省里的大用戶直供電對象,今年的電費比以前省了很多。
陶先生所說的大用戶直供電,正是我省從2013年開始推進的電力直接交易工作。
發電企業向大用戶直接供電是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是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過大用戶直供電的形式,可以有效增加用戶的選擇權,減少了交易中間環節,用戶直接從發電企業購電,電力公司只承擔輸送任務,收取部分輸電費用,降低了用電企業的購電成本,也有利于打破壟斷,促進競爭,提高效率。
為確保該項工作能夠順利推進,去年,省經信委、省物價局、山西能監辦及省電力公司等部門密切配合,先后制定出臺了《山西省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實施意見(試行)》和《山西省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規則(試行)》,對直供電交易原則、范圍、內容、交易方式及程序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試點。
一年多來,大用戶直供電工作受到發電企業和用電戶的積極參與,作為用電企業誰也不愿錯過這難得的機遇。
“最直接的就是電費的減少,電費減少就是生產成本的降低。”陶先生坦言。
據初步統計,該企業平均每年的用電量在10億-11億千瓦時,今年該企業成為直供電的大用戶后,企業直接向發電企業購電量占到其全年用電量的70%,整體預計可以節省電費2950萬元。
對于政府出臺的這個政策,陶先生表示,很受用電戶的歡迎。該企業今年又擴大了生產規模,他們的想法就是想用足政府給出的好政策,希望將來他們企業的用電量100%可以通過發電企業直供解決。
目前,他們正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不僅是絳縣明邁特有限公司,還有很多的企業也想被列入直供電的范圍,只是被列入大用戶直供電范圍的企業都是有具體要求的。
省經信委有關人士表示,開展大用戶直供電,將以資源能源轉化效率高、污染排放少的原材料產業為重點,突出循環經濟園區,優先選擇單位產品電耗低、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企業參與,選擇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參與。
陶先生告訴記者,很多企業因為不符合要求,被拒之優惠政策“門外”,但很多企業都在積極想辦法,創造條件希望享受到這樣的優惠。
直供電不僅是用電戶熱情不減,發電企業的參與熱情也在逐漸升溫。
對于發電企業,我省也有相關的要求。需要同時具備幾個條件:省內現運行的單機容量30萬千瓦及以上省調公用火力發電企業;取得發電業務許可證,污染物排放達標;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低熱值煤發電企業,可適當放寬發電企業的單機容量。
一年多來,我省電力直接交易呈現出發電企業讓利更加理性,發電企業參與度增強,電力用戶更加多元化,發用電企業之間的直接互動增強等特點。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發用電企業之間的直接互動增強。不少發用電企業之間已經簽訂了1-3年的長期購售電協議,更有的發用電企業之間建立了深層次的電價互助協議,有利于直供電市場的穩定發展。
省經信委主任張華龍曾認為,通過開展大用戶直供電,可以實現發電、供電、用電三方共贏。發電企業提高了設備負荷率,增加了邊際利潤。用電企業降低了用電成本,提高了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電網企業通過激活用電市場,為下一步電力市場改革探索可行的途徑。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三批次交易價格與火電標桿電價相比,平均降幅在2.45-3.72分/千瓦時之間,實現了價格的理性回歸。比起2013年7戶發電企業參與,今年我省主力發電企業絕大部分都參與了交易,有30戶發電企業達成交易,占總數的81%,特別是中南部的發電企業(中南部電廠與北部電廠標煤差價80-120元/噸)參與度達到100%,成交度達到65%。
省經信委的一份資料顯示,今年我省的大用戶直供電目標是,全年實現直接交易電量180億千瓦時(折合發電量200億千瓦時)。截至目前,我省共組織直接交易三批次,完滿完成交易電量180億千瓦時目標,平均直接交易價格0.3430元/千瓦時,年內電力用戶用電成本降幅超過7.5億元,參與發電企業機組利用小時平均增加約7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