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后一天,由于日前交易每天開盤時間只有1個小時,成交結果直接關系到公司的生產經營成本,云南鋁業股份公司電力交易員登錄電力交易系統經過仔細分析,最后申報了363萬千瓦時交易電量,電價0.41元/千瓦時。當天下午,交易中心發布了最終的成交結果,該交易員申報的電量全部成交,平均成交價格0.391元/千瓦時,相比目錄電價每度電降低了6.6分錢,為第二天的生產節省了電費支出24萬元。標志著云南電力市場試點開展日前增量交易取得成功,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據交易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16年全年市場化電量規模預計將超過850億千瓦時,發用電計劃放開比例由2015年的25%上升至2016年的47%左右;通過試點開展日前增量交易,交易標的是電廠和用戶的次日增量,逐步形成“中長期交易為主,日前現貨交易為補充”的市場模式。
什么是電力日前交易?
以總購電費用最少為目標
業內人士介紹,電力日前交易就是相對實時運行提前一天進行的次日24小時的電能交易,應用于電力調度與通信、電力市場。記者了解到,電力日前交易的數據,就像股票的大盤指數,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要根據電廠和其他用戶申報的數據,結合電力交易中心之前披露的整體供需形勢、交易規則以及自身的實際情況,申報一個最合理的價格,保證既能成交,又獲得最大收益。
云南電力市場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市場體系和交易規則,形成了“三個主體,一個中心,三個市場,四種模式”的“3134”的電力市場格局。“三個主體”為云南電力市場中的售電主體、購電主體、輸電主體。目前在云南電力交易中心注冊的購電主體共7200余家(消費電量占比70%),售電主體57家(發電裝機4389萬千瓦,占比72%)。“一個中心”為云南電力交易中心。“三個市場”為可進行電力交易的省內市場、西電東送增量市場、清潔能源市場。“4種模式”為云南電力市場中現有的直接交易、集中競價交易、掛牌交易、發電權交易4種交易模式,市場主體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參與的市場和交易模式。
為什么要市場化交易?
消納過剩汛期富余水電
據記者了解,云南近年來把能源作為重要支柱產業來發展,云南的電力構成中70%以上是水電。近年來,云南電力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小灣、糯扎渡、溪洛渡、向家壩等一大批大中型水電相繼投產。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云南水電裝機的年平均增速超過18.5%,但受多重因素影響,云南開始面臨電能消納特別是水電消納難題。據云南電力業內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云南電力市場化交易最初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市場化手段消納日益過剩的汛期富余水電。2014年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成交電量94億千瓦時,大用戶直購電交易電量84.6億千瓦時,綜合減少棄水122億千瓦時,實現了多方共贏。2015年省內市場交易電量320億千瓦時,為工業企業實際減少電費支出36.2億元,有效穩住了企業生產,有的用電企業生產成本節約了將近一半。主要行業開工率由年初的42%逐步回升至60%,完成清潔能源交易電量80億千瓦時,為火電企業增加發電外收益15.3億元,西電東送增量市場實際完成電量60.2億千瓦時,發電企業增加收益14.8億元。 來源: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