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平均銷售電價約為0.492元/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約為5.5萬億千瓦時,粗略測算全國售電市場容量為2.72萬億元;剔除國家聲明受到電價保護的第一產業及城鄉居民用電,市場容量約為2.3萬億元。
目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已批復云南、貴州、河北、廣西、山西開展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廣東、重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售電側改革試點;深圳市、內蒙古西部、安徽省、湖北省、寧夏自治區、云南省、貴州省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以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為主、多模式探索的改革試點格局已經初步建立。
根據新電改核心配套文件《關于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以及目前市場發展情況,這些售電公司大致可以分為電網下屬售電公司、發電企業搶占商機成立的售電公司和其他社會資本成立的售電公司三類。其中電網下屬公司擁有配網優勢,發電廠商則擁有電源優勢和一定的客戶資源,其他社會資本成立的售電公司或將在一定的客戶資源基礎上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優化客戶體驗來打造核心競爭力。
售電市場現階段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一是擁有牌照、參與售電即可獲利已成為過去,背景(投資主體為電企、園區等)和低價(基于已有用戶數量和競價策略)是獲取用戶資源,現階段售電公司盈利的核心。
二是從用電服務、分布式電源及微電網、企業用電需求側管理乃至未來的家庭智能用電、電動汽車充換電側切入售電,成為電力市場長期發展的趨勢。
三是用電服務和售電業務相互促進。用電服務主要有運維和監測兩種切入方式,運維市場在千億以上,監測市場也在數百億級,目前單一的用電服務業務利潤率有限,加入售電之后,可將之前的客戶數據和關系變現,提升利潤。
改革的路上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過程中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困難。從國家層面的政策和相關動作,可以看出此輪“新電改”的決心非凡。未來的售電市場有多大,競爭就會有多激烈,先天條件的差異已經在發揮作用。不久的將來,必須要有更多的售電公司來提供更加靈活的服務。 來源:中國投資咨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