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發起成立的首個世界性能源組織——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旨在引領和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發展,是世界能源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會上說,全球能源互聯網不僅是世界經濟低碳轉型的重要平臺,為發展低碳經濟、實現能源變革轉型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還將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產能升級、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還賦予了“一帶一路”建設新的內涵。目前,合作組織已發布《全球能源分析與展望》和《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報告》等研究成果,正在積極推進蒙—中—韓—日電力聯網工程等重點示范項目,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力互聯互通。
“‘一帶一路’是中國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實行全方位開放的一大創新。”外交部20國集團事務特使王小龍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承載著地區及世界和平發展使命。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有助于全球問題治理,有利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在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框架下,將重點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在能源基礎設施方面的互聯互通,共享區域能源資源,推進沿線國家能源國際合作。通過能源互聯協調和匯集各方力量,實現開放、創新、合作、共贏,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諧的伙伴關系,促進世界和平、繁榮、進步,開啟人類和平發展的新篇章。
記者:在中國倡議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提出一周年之際,您對這一理念作何評價?
何佩德:討論如何構建全球互聯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能源互聯網,是幫助極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獲取能源、實現能源可持續供應的有效途徑。中國政府能夠提出這樣的倡議,對人類社會具有非同凡響的意義。
記者:在您看來,構建全球能源網的關鍵是什么?如何解決這一關鍵問題?
何佩德:在世界范圍內構建能源網絡,關鍵之處在于實現跨區域的合作。這不僅是能源的互聯,更是國與國之間經濟、貿易、機制和文化的互聯,會面臨從技術到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的挑戰,需要各方的耐心和溝通,共同攜手來完成。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在電力領域有著很多世界領先的技術,這些技術將非常有助于能源互聯網的建立,打通國家間、洲際能源傳輸通道。
記者: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能夠在哪些領域同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展開合作?
何佩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進行國際合作方面經驗豐富。目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全球177個國家設立了辦公室。通過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幫助他們應對全球和各國面臨的發展挑戰。此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還在全球范圍內幫助各國實現千年發展目標。全球合作促進發展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需要的合作不光體現在能源領域,也體現在政策、機制、技術等其他方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能夠幫助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減少國際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例如技術的合作研發、協議的談判、項目的合作等。
記者:構建全球能源網將對世界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何佩德:基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我認為太陽能發電、風電等新能源有著廣闊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而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將能源從富裕地輸送到匱乏地,實現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一方面,能夠推動新能源的發展;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地解決能源資源匱乏地區對于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幫助無電地區解決電力缺乏的難題。這將讓全球百姓受益。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中國自身也有重要意義。中國在巴黎氣候大會上承諾碳排放在2030年達到峰值。這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承諾。要實現這一目標,發展清潔能源是非常有必要的手段。而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對這一承諾的實現將會幫助良多。 來源:國家電網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