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丹東市是全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中朝邊境線長達216.5千米。一年多來,丹東供電公司作為遼寧省唯一一家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工程實施單位,加快推進134個自然村144個臺區農網改造升級,改善了抵邊村寨居民生活和鄉村面貌。
“再也不用擔心電不夠用了。”4月15日,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四平村八組村民李鳳彥的院子里響起了“隆隆”的電磨聲。他正在為飼養的兩頭豬準備“早餐”。去年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后,他通過養豬、養牛收入一萬多元,摘掉了貧困帽。
村里增收有奔頭
李鳳彥以前是村里的重點困難戶。他身患疾病,干不了重體力活,與90歲患有哮喘病的母親相依為命。和村里其他40多家困難戶一樣,他的養豬補貼是由四平村定點扶貧單位丹東供電公司資助的。
“過去電磁爐都不能用,現在電磨、鍘草機同時用都沒問題,養豬養牛不費勁。”李鳳彥說。他打算今年再加把勁,多養幾頭豬,進一步增加收入。
“過去供電線路老化,兩三個村民組共用一臺變壓器,家里電視、冰箱都不能一塊開。現在就大不一樣了,各種電器都敞開使。”四平村委會主任張春權指著村頭嶄新的變壓器說道。去年,丹東供電公司將四平村低電壓線路的4個老臺區擴建為9個新臺區;新建及擴建10千伏線路3.5千米、0.4千伏線路15千米,徹底解決了四平村的低電壓問題。
丹東供電公司還積極促成光伏項目扶貧資金落地,幫助四平村建起了4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四平村黨支部書記宋新亮說:“光伏發電項目投運后,每年可為村里增收10萬多元。”
用電不愁鼓了錢袋子
遼東四月,乍暖還寒,古樓子鄉大蒲石河村村民杜元東經營的兩個藍莓種植大棚里卻春意盎然。
杜元東看著即將收獲的果實說:“過去電壓低,總是擔心大棚里的熱風爐、地下灌溉動力不足。現在更換了變壓器和線路,用電不用愁。我還想多種些藍莓,保準抱個‘金娃娃’!”他家兩個大棚今年凈收入可達五六十萬元。
大蒲石河村村民、利安果菜專業合作社經理崔利安是栽培板栗和燕紅桃的大戶。當地雖然冷庫很多,但因電壓不穩制冷效果差,種植戶收入大打折扣。去年,丹東供電公司在大蒲石河村實施了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現在,崔利安正在籌建一座自己的冷庫,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
古樓子鄉黨委副書記曹廣波說:“有了充足的電力保障,不僅古樓子鄉設施農業發展勢頭好,還增加了上千名務農打工人員的經濟收入。大家錢袋子鼓了,致富勁頭更足了。”
美麗鄉村建設大步走
4月7日上午,古樓子鄉鄉長段金良來到辦公室,認真查看該鄉設施農業發展規劃文件。古樓子鄉近兩年鄉村設施農業發展迅速,村民在山上栽板栗、燕紅桃、大榛子,山下建蔬菜、藍莓等溫室大棚。尤其是藍莓溫室暖棚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暖棚大約有520棟,今年還將增加150棟。全鄉用電負荷急劇增加。
去年,丹東供電公司對古樓子鄉砬子溝、大古嶺、大蒲石河等自然村實施了9項農網改造工程。今年,該公司除了投資164.65萬元改造古樓子鄉老舊供電線路外,還計劃投資1670萬元,新建一座容量為2萬千伏安的220千伏變電站,滿足古樓子鄉發展設施農業的用電需求。
“大梨樹村和大鹿島村都是全國聞名的美麗鄉村。過去古樓子鄉想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擴大產業規模,但苦于基礎設施薄弱無法實現。現在有堅強的供電做后盾,我們有了底氣,發展也會更快,建成美麗鄉村指日可待。”段金良說。
4月7日,在大蒲石河村農網改造升級施工現場,丹東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負責人張方說,今年,該公司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計劃單項工程26個,涉及寬甸、東港、振安等縣區的25個自然村,目前各項工程已進入集中施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