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博導趙偉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對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和學科的擴展負有使命,像智慧電力專題論壇這樣的會議需要更多的人出力,希望給大家創造一個平臺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無論是智慧電力、能源互聯網或是泛在電力物聯網,都有很多鮮活的問題需要探索和交流,比如:如何定義、認識、實踐和落地等等,希望論壇的研討和交流有利于促進電力行業的發展。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張羅平在論壇上做了題為《讓全民參與的泛在電力物聯網》的主題演講。張羅平在演講中表示,當前戶外用電成為難題,同時現有公共場所裝電源的兩個誤區:一是安裝建設充電站,追求大功率(成本極高),增加安全風險;二是延續燃油車加油習慣,3分鐘完成充電過程,越快越好。在他看來,這都是沒有遵循電池充電科學規律和經濟規律。他指出,現在需要打造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即用業務流程重新定義,可以過到節約人力成本、節省電力支出和峰谷調節安全用電。張羅平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綜合能源服務,三型二網是戰略,泛在物聯網應用是方法,能源互聯網插座是工具。
浙江大華智慧城市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長常向魁在現場做了題為《智慧電廠的實踐與創新》的演講,他表示,電力系統經歷過模擬系統、數字系統、綜合平臺以及融合系統。今天,電廠的智能融合系統整體的安全監控平臺將集成視頻、環境量、人員信息采集、指揮調度、處理預案、會議系統、作業安全管理、實時報表、領導應急決策等子系統,實現了對廠區的各類信息匯總,智能監管,加快領導決策。
杭州拓深研究院主任專家王愛義做了題為《基于電源指紋的用電側泛在連接》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介紹了電流指紋技術是國內僅有的、可以實現電氣火災先于視覺預警的人工智能技術,國際范圍率先實現電力AI技術在家庭環境下的電器級用電量分析。可用于預防危險設備火災、大型設備故障監測預警,做到精準設備識別、線路故障診斷、設備異常診斷、精準的負荷預測。
此外,來自青島智能云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胡可會,做了題為《電力物聯網自動化控制系統IOTACS》的演講。
據悉,本次論壇不僅受到業內專家關注,更受到一些智慧電力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青睞,來自浙江、江蘇、福建、山東、內蒙古等地80多家單位人員參加論壇,將來為智慧電力落地,打造產業鏈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