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先行使命,賦能鄉村振興
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江蘇溧陽站
日前,溧陽舉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首發儀式,車主何敏在該市燕湖公園快充站體驗了快捷舒適的充電服務。“快充20分鐘,可以跑300公里。”何敏表示,充電站就在家門口,非常方便。“十四五”期間,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將配合當地政府部門,加快建設一批集發電、儲能、充電、檢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服務網點,遍布城市鄉村。
溧陽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是長三角幾何中心城市。開啟“十四五”,溧陽以建設長三角生態創新示范城市為目標,以美麗寧杭新支點、城鄉融合試驗田為定位,爭創公園城市示范、全域旅游示范、產業集群示范、鄉村建設示范、區域協作示范。獨特的資源稟賦、扎實的發展基礎、良好的區位優勢,決定了鄉村建設在“五個示范”中是基礎、基石、基點,是溧陽的特色、特長、特質。
電網事業是黨和人民的事業,電力是發展的先行官、黨群的連心橋。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以“供上電、供好電”為雙引擎,主動對接、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擔當先行使命,賦能鄉村振興,助力建設長三角生態創新示范城市,更好地助推溧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前列。
適度超前,加快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
溧陽是全省首個開展供電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縣級市,進入“十三五”前,就已實現城鄉供電服務同優、電能同質、管理同標,為“十三五”期間電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過去五年,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持續縮小城鄉供電差異、推動農村電網發展。“十三五”期間,全市新上變壓器1500余臺,農村居民戶均容量提升40%、達到5.12千伏安,農村智能化臺區占比達41%,新建、改造中低壓線路4000公里,農村地區自動化線路覆蓋率實現從零躍升到92%,“獲得電力”指標在2020年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位列縣(市、區)前列。
奮進“十四五”、踏上新征程,經濟社會發展對供電服務有哪些新需求,供電部門將推出哪些新舉措?“我們堅持適度超前,寧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加快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穆迪介紹,落實重大發展戰略,對接全市“十四五”發展規劃,聚焦重點板塊、產業集群、重大項目和群眾需求,已排定一批新的電網建設項目,著力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
蘇皖合作示范區“開門接電”示范區啟動儀式
今年4月,安徽省黨政代表團到江蘇考察,首站就到溧陽,溧陽市和安徽郎溪縣、廣德市簽署高質量推進蘇皖合作示范區建設協議。一個月后,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就在該市社渚鎮成立蘇皖合作社渚先導區“開門接電”示范區,將區域電網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緊密銜接,組建服務專班全力推進。通過建立招商引資緊密溝通機制,供電部門超前掌握用電需求后,將10千伏配電網提前延伸至待開發地塊,供電服務由響應式向前置式轉變。“‘開門接電’服務,最大特點就是將電源點提前延伸至客戶紅線,客戶辦電‘零距離、零等待、零投資’,縮短了接電周期、節省了用電成本。”穆迪表示,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疊加優質供電服務,示范區發展優勢更加凸顯,增強了對優質項目的吸引力。
當前,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正在全市范圍落實優化營商八項舉措——保障重大項目、普惠政策紅利、簡化辦電程序、提速電力工程、壓降接電成本、加強能效服務、提高供電可靠性以及“三零”“三省”“三公開”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電力支撐。
電能替代,不斷提升綠水青山“顏值”
動力電池是溧陽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之一,綠水青山是溧陽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基于此,“電動溧陽”成為引領產業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聯結點。
“光儲充檢換”多站合一示范工程服務電動汽車車主
從2012年全市首個充電樁建成投運,到今年全省首個“光儲充檢換”多站合一示范工程竣工,“以電為中心”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變革在溧陽邁出新的步伐。與常規思路側重發展城區充電設施不同,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結合本地區實際,堅持全域一體化發展,主動參與當地政府制定相關補貼政策,加快縣、鎮、村三級充電網絡建設,從優服務、提速度、降成本三個層面全面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下沉到鎮區、街道、鄉村。
在原有國網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基礎上,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對供電所進行升級改造,提供售車、安樁、接電“一網通”服務,并多措并舉解決老舊小區充電報裝難題,在景區、美麗鄉村建設全電化休閑驛站,實現鎮鎮覆蓋、村村可通。到去年底,溧陽累計建成充電站19座、充電樁群10個,全市12個鎮區街道實現(快充)充電樁全覆蓋,實現充電量195.49萬千瓦時,對外充電服務6.2余萬次,為電動溧陽加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以完善的供電配套服務讓電動汽車‘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鄉’,助力溧陽建設‘電動中國’示范區。”穆迪介紹,電動車暢行在最美農村路——“一號公路”,正在成為溧陽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雨過天晴,一艘白色游船緩緩駛來,在如境的水面上劃出層層漣漪,泛起粼粼波光,美不勝收……這里便是遠近聞名的天目湖。
全國內陸湖最大純電游船“山水綠源”號
去年9月,全國內陸湖最大純電游船在溧陽天目湖畔正式啟航。這也是繼天目湖景區建成全國首家“智慧物聯全電化”5A級示范景區后,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在助力“全域零碳綠色旅游”上邁出的新步伐。“山水綠源”號總容量800千瓦時,可續航100公里。預計年用電量約7.36萬度,替代燃油70噸,每年可為景區節省支出近30萬元。整船行駛安靜、船身平穩,零污染、零排放的特質與天目湖旅游景區綠色生態的自然風光可謂相得益彰。按照現有的柴油游船數量計算,如果全部更換為電動游船,每年將減少碳排放量約2000噸。
與此同時,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打出組合拳:助力景區加快新能源車船更替速度、建設竹海電動小火車觀光廊道、實施溫泉能源合同管理,努力開創綠色文旅與全電結合的先行示范,讓現代能源更好提升綠水青山“顏值”,為全國“智慧物聯網全電化”景區建設提供優秀樣板。
持續賦能,深度開掘金山銀山“價值”
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有風景的地方就有新經濟。
溧陽市南山竹海景區
溧陽市戴埠鎮李家園村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曾是該市最偏僻的山村。如今,依托5A級景點南山竹海,民宿、農家樂等旅游經濟快速發展。李家園村農家樂發起人潘建華介紹,僅該村就有80多家“農家樂”,吃、住、游及土特產銷售于一體,成為村民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現在村里電壓平穩、電能充足、用電可靠,有了供電公司優質服務,民宿經濟發展得特別好。”李家園村黨支部書記劉永友介紹,今年“五一”前夕,李家園村又一臺630千伏安箱變投入運行,至此該村在運公變變壓器由原先的3臺增至19臺,容量7730千伏安,成為名副其實的用電“大村”。目前,溧陽共有各類民宿近300家,其中精品民宿100多家,星級溧陽茶舍23家,既豐富了旅游業態、提升了旅游品質,還促進了城鄉融合、加快了鄉村振興。
目前,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以推進鄉村生產電氣化為抓手,建立鄉鎮綜合能源服務站,優化綜合能效服務團隊,積極探索“供電+能效”服務模式,因地制宜提供電能替代和綜合能源解決方案。位于上興鎮的蝴蝶蘭培育基地,長期被傳統鍋爐供暖溫控不準造成的減產問題所困擾。供電公司能效服務團隊在與用戶探討種植流程、核算整體成本后,協助進行電氣化大棚改造,蝴蝶蘭從兩季培育變成了四季培育,產量提升一倍,效益直接翻番。
“電小能”黨員服務隊巡視茶場線路
結合溧陽農業特色,供電部門持續賦能:在制茶行業,推動“機器換人”和“智慧用能”深度融合,繼續推廣節能增產成功樣本;在青蝦養殖領域,綜合運用“大云物移智”技術,打造設備物聯可視、數據云端集成、養殖智慧高效的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認真落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依托覆蓋全市的10個鄉鎮供電所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并按照“一所一品”思路改造供電營業廳,連點成線、分類展示電動汽車、智慧家居等行業延伸產品及特色農副產品。同時,在公司、部門兩個層面,分別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分隊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小組,與黨員服務隊、青年志愿者有機結合,在更好履行社會責任中踐行“人民電力為人民”的崇高宗旨。
“雙碳”目標催人奮進,鄉村振興天地廣闊。“我們將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當好電力先行官、架起黨群連心橋,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共同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穆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