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我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綠色低碳轉型,昨天,全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啟動,開啟綠色電力消費新模式。
綠色電力交易在北京、廣州兩大電力交易中心平臺上同時進行,涉及北京、廣東、江蘇、浙江、遼寧等20多個省區市。交易當日,共成交了近80億千萬時的綠色電能,全國共有超過250家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參與。綠色電力交易是指用電企業直接對接光伏、風電等發電企業,購買綠色電能,并獲得相應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連維良:我們啟動綠電交易試點,就是完善新型電力系統成本的市場化分擔機制,實現綠電的環境價值、社會價值,培育全社會綠色消費理念,并進而引導整個能源系統的生產消費模式發生變革。

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綠色電力在電力市場交易和電網調度運行中優先組織、優先安排、優先執行、優先結算。近期綠色電力交易以風電和光伏發電為主,未來逐步擴大到水電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實現
綠色電力具體怎么交易?價格如何?將如何促進我國新能源的發展?↓點擊下方視頻了解。
目前開展的綠色電力交易,由用電企業尋找省內符合條件的光伏、風電發電企業,進行協商后,通過北京、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的平臺,進行雙邊協商或集中撮合,并通過電網安全校驗,形成最終交易。目前跨省的電力交易主要通過省級電網公司代理。綠色電力交易的價格大體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電能價值,另一部分是環境價值,所以,通過交易的綠色電力價格較基準電價上浮了5%~10%。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 湯洪海:通過這個上漲,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綠色權益屬性得到了一個充分的體現。也促進了進一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建設。

中廣核新能源是此次交易主要的綠色電能生產企業之一,它在江蘇、吉林、安徽三省的10多個發電場站參與了此次交易。

通過綠色電力交易,我國日益豐富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將得到優化配置,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消納,服務新能源發展,擴大新能源接入規模,逐步構建起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實現。
滿足企業綠色轉型需求 推動低碳發展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加快綠色轉型發展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對于用電企業來說,雖然綠色電力電價高,但其中包含的環境價值,可以加速企業綠色轉型,實現低碳甚至零碳發展。

在此次交易中,施耐德公司為上海的五家工廠采購了1700多萬度綠色電能,滿足了88%的用電需求,有望在2022年提前實現部分工廠的近零碳排放。
據介紹,綠色電力交易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整個交易環節可追溯、可追蹤、可認證。確保了綠電生產、交易和消費的全環節溯源,提高了綠電消費認證的權威性。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