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產業鏈全球共鳴。國內補貼持續弱化,消費崛起,歐盟碳排放趨嚴,美國補貼加碼,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有望保持高增長。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與傳統巨頭激烈碰撞,加速行業發展與整合。我國鋰電池產業鏈中優質公司立足國內,加速供應全球產業鏈。從動力電池類型來看,高鎳三元與鐵鋰電池共振,新型電池有望提速。從供需格局看,行業內優質公司訂單飽滿,供應偏緊,上游資源供給短期錯配,將迎來改善,中游電池制造業績將得到改善。我們認為鋰電池產業鏈充分受益新能源車的大發展,會有更多的企業走向成功。重點關注: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恩捷股份、當升科技、容百科技、德方納米、星源材質等。
新能源發電開啟黃金發展期。全球視角,發展清潔能源,提倡可持續發展已成共識。國內光伏和陸上風電已經平價,進入后補貼時代。我國光伏產業鏈長期位居世界領先地位,為全球綠色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展望2022,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將大發展,硅片薄片化、雙玻組件、以及電池新技術方案將提速,上游硅料產能持續釋放,產業鏈盈利能力更加均衡。重點關注: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福斯特、福萊特、陽光電源、錦浪科技和固德威等。風電機組大型化、輕量化、零部件國產化,風機成本明顯下降,風電大基地和海上風電成為主旋律。具備全球配套能力的零部件企業及產品領先的整機龍頭長期向好。重點關注:禾望電氣、明陽智能、金雷股份和東方電纜。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將提速。隨著社會的進步,新能源電力在發電端和消費端的增加,我國電力系統將更多面臨“碎片化管理、錯峰調配、智能化調度”等特征,儲能和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特高壓和配電電網也將成為長期的熱點。重點關注:協鑫能科、國電南瑞、許繼電氣和遠東股份。
風險提示:上游資源供給不足,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中游某些環節擴產進度慢,導致的行業產銷量不及預期;國際貿易摩擦影響;其他不可抗力風險。
正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