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發布2022 年5 月份全社會發、用電量數據:5 月份,我國全社會用電量達到6716 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3%;全國統計口徑發電機組發電量達到6410 億千瓦時,同比減少3.3%。
事件評論
多方因素限制需求表現,經濟氣溫因素展望邊際減弱。5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經濟呈現恢復跡象。但受到疫情以及氣溫偏涼影響,用電需求恢復受限,5 月份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6716 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3%,降幅與上月持平。從細分用電角度看,5 月除第一產業用電繼續保持增長外,其他生產用電增速繼續回落,但降幅均有所收窄,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0.5%,增速環比上月回升0.9 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依然受疫情影響較大,但隨著服務業生產指數降幅較上月收窄1.0 個百分點,5 月份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減少4.4%,環比上月降幅收窄2.4 個百分點。5 月城鄉居民用電量同比下降2.4%,原因或系今年5 月平均氣溫較往年偏低所致。根據今年5 月用電量與同比增速對去年5 月用電量進行重述后估算,5 月一產、二產、三產及城鄉居民用電對全社會用電增速的影響分別為-5.9%、27.0%、55.0%和22.7%,即5 月份二產、三產及居民的電量回落系整體用電量回落的主因,其中三產由于受疫情直接影響更大,對用電量的拖累更為顯著,但隨著經濟邊際恢復,二產、三產對整體用電量的拖累有所改善。
火電電量降幅有所收窄,水電高發投資價值凸顯。5 月份,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復工復產逐步推進,全國統計口徑發電機組發電量達到6410 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3%,降幅較4 月份收窄1.0 個百分點。其中,得益于持續偏豐的來水,5 月份全國水電發電量較前4 個月表現更為優異,同比增加26.7%,增速創近7 年新高。非水清潔能源方面,或受來風及光照條件偏弱影響,5 月份風電、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速分別為-0.7%和8.3%,新能源發電量增速放緩;5 月核電發電量為347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5 月份火電發電量同比減少10.9%,降幅有所收窄,原因或系風光發電量增速放緩。當前來看,在電價端仍有顯著同比增長的背景下,火電發電量降幅有所收窄,火電營收端仍有支撐,因此行業業績表現核心在于煤價的表現,而5 月份原煤產量同比增速高達10.3%,電煤雙方供需格局仍在繼續分化。當前我們認為煤價更多體現預期的前置,重現去年“弱供給、強需求”的可能有限,長協新政存在較好的執行基礎,看好長期火電資產經營困境反轉。
投資建議:“碳中和”時代號召和電力市場化改革將貫穿整個“十四五”期間,我們認為電力運營商的內在價值將全面重估。在此背景下,電力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和完善,有望催化火電經營邊際改善,推薦關注優質轉型火電華能國際、中國電力、福能股份和粵電力A;新能源裝機快速成長,同時綠電價值日益凸顯之下,推薦三峽能源、龍源電力和中國核電;水電板塊推薦擁有明確成長空間的行業龍頭長江電力和供需改善的華能水電;電網板塊推薦三峽集團入主后有望開拓綜合能源服務的配售電先鋒三峽水利。
風險提示
1、煤價非季節性上漲風險;
2、電力供需惡化風險。